德经·第三十八章
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
shàng dé bù dé , shì yǐ yǒu dé ;
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

xià dé bù shī dé , shì yǐ wú dé 。

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
shàng dé wú wéi ér wú yǐ wéi ;

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

xià dé wú wéi ér yǒu yǐ wéi 。

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

shàng rén wèi zhī ér wú yǐ wéi ;

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

shàng yì wèi zhī ér yǒu yǐ wéi 。

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

shàng lǐ wèi zhī ér mò zhī yīng , zé rǎng bì ér rēng zhī 。

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

gù shī dào ér hòu dé , shī dé ér hòu rén , shī rén ér hòu yì , shī yì ér hòu lǐ 。

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

fū lǐ zhě , zhōng xìn zhī báo , ér luàn zhī shǒu 。

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

qián shí zhě , dào zhī huá , ér yú zhī shǐ 。

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

shì yǐ dà zhàng fū chù qí hòu , bù jū qí báo ; 

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

chù qí shí , bù jū qí huá 。

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

gù qù bǐ qǔ cǐ 。

故去彼取此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
具备“上德”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,因此实际上是有“德”;具备“下德”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“道”,因此实际是没有“德”的。“上德”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,“下德”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。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,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。所以,失去了“道”而后才有“德”,失去了“德”而后才有“仁”,失去了“仁”而后才有“义”,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。“礼”这个东西,是忠信不足的产物,而且是祸乱的开端。所谓“先知”,不过是“道”的虚华,由此愚昧开始产生。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,不居于浇薄;存心朴实,不居于虚华。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。

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”

有上等德的人,不自以为有“德”,所以是有德。

“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”

下等德的人是有心施“德”,所以他无德。

“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”

有着上等“德”的人“无为”出于无意,所以无所不为。

“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”

下等“德”的人,“无为”出于有意,所以无所作为。

“上仁为之而无以为”

上“仁”的人有所作为,而是出于无意。

“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”

上“义”的人有所作为,而是出于有意。

“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”

上“礼”的人,出于有意。若是得不到回报。则攘臂使人从之。

“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”

所以失去了“道”而后是“德”。失去了“德”而后是“仁”。失去了“仁”而后是“义”。失去了“义”而后是“礼”。

“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”

当社会需要用“礼”时,虚拟敲诈也就随之产生,祸乱也就随之而来了。

“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”

自以为很聪明的人,是以智取巧,真是愚昧的根源呀。

“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,处其实,不居其华,故去彼取此。”

所以大丈夫应该守质朴的大道,不虚伪敲诈,舍去礼的浮华,取用道德厚实。

这一章是《道经》的开头。有人认为,上篇以“道”开始,所以叫做《道经》;下篇以“德”字开始,所以叫《德经》。本章在《道德经》里比较难于理解。老子认为,“道”的属性表现为“德”,凡是符合于“道”的行为就是“有德”,反之,则是“失德”。“道”与“德”不可分离,但又有区别。因为“德”有上下之分,“上德”完全合乎“道”的精神。“德”是“道”在人世间的体现,“道”是客观规律,而“德”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。人们把“道”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,就是“德”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、上德不德:不德,不表现为形式上的“德”。此句意为,具备上德的人,因任自然,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。

2、下德不失德: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“德”,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。

3、无德:无法体现真正的德。

4、上德无为而无以为:以,心、故意。无以为,即无心作为。此句意为: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。

5、下德无为而有以为:此句与上句相对应,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。

6、攘臂而扔之:攘臂,伸出手臂;扔,意为强力牵引。

7、薄:不足、衰薄。

8、首:开始、开端。

9、前识者:先知先觉者,有先见之明者。

10、华:虚华。

11、处其愿:立身敦厚、朴实。

12、薄:指礼之衰薄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


本站内容全部为转载,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弘扬正能量。也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体魄,美好的人生。如果某些内容侵害了其他人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-邮箱:shanshengw@126.com

www.chzx.com 在线阅读 - 免费提供聪慧在线全文在线阅读

本站全为转载作品,只是为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,正能量让更多读者欣赏。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,全站无任何广告,如果有弹出广告,千万不要相信

聪慧在线